参考中译名称 |
|||||
相应英文名称 |
Indie Electronic | ||||
所属音乐类型 |
|||||
音乐风格说明 |
——“独立电子”更像是一种分类,而较少程度上是一种风格,它指向的是那些追随早期“电子”(Electronic)乐作曲家(尤其是涉及到“BBC无线电音乐工场”(BBC Radiophonic Workshop)的艺人)、“德国摇滚”(Kraut Rock)、“合成器流行”(Synth Pop),以及“舞曲”(Dance)音乐的根源于“摇滚”(Rock)音乐的艺人,他们运用合成器、采样、鼓机以及计算机程序。 ——最初的“独立电子”音乐浪潮中的艺人起始于90年代早期,有两组不同的乐队,各自以“Stereolab”(运用优质的发声装置)和“Disco Inferno”(将采样技术推向极限)为代表。 ——2000年代早期,随着居室录音与软件合成器(或软合成器)变得普及,“独立电子”艺人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除一些例外之外,这些艺人都在独立厂牌下发行自己的音乐,诸如【Warp】(“Broadcast”)、【Morr Music】(“Lali Puna”、“Múm”)、【Sub Pop】(“the Postal Service”、“Dntel”),以及【Ghostly International】(“Skeletons”、“School of Seven Bells”)。 | ||||
国外艺人/乐队 |
“Stereolab”、“Disco Inferno”、“Broadcast”、“Lali Puna”、“Múm”、“the Postal Service”、“Dntel”、“Skeletons”、“School of Seven Bells” | ||||
国内艺人/乐队 |
“48V”、“chimneycrow”、“kayak”(阿勇)、“Mal d'aurore”、“浅的海”(Shallow Sea) | ||||
说明:关于国内艺人/乐队的评论、访谈、视听等更多内容,请各位乐友使用本站首页中上部的站内搜索功能。 | |||||
理解与聆听 |
——相对于那些大电(即纯粹的“电子”音乐),“独立电子”又俗称“小电“。上述说明中有一点可以说是“小电”与大电的区别,那就是“小电”作品很多都是基于“摇滚”乐架构的,只是采用了“电子”音乐手段来进行构建。 ——“独立电子”音乐可以作出像“流行”音乐那样的旋律,也可以听起来像是“独立流行”(Indie Pop)的声响,不过,你也可以聆听到电子的质感。 ——随着计算机音乐软件的逐渐普及,很多艺人投入到“独立电子”音乐的创作中。 | ||||
单曲 |
单曲名称 |
单曲类型 |
年份 |
选自专辑 |
艺人/乐队 |
<Alienation [Alias Remix]> |
歌词 |
2004 |
《Micronomic》 |
“Lali Puna” | |
<Anti-Camp Policy> |
器乐 |
2004 |
《Cash and Carry Songs》 |
“Octet” | |
<Ashes to Ashes> |
歌词 |
2003 |
《Indietronica》 |
“Lb” | |
<Bibi Plone> |
器乐 |
1999 |
《For Beginner Piano》 |
“Plone” | |
<Birds Over Barges> |
器乐 |
2004 |
《Meet Next Life》 |
“Isan” | |
<Pinch of Peer> |
人声 |
2005 |
《Through Friendly Waters》 |
“Kettel” | |
<Elusive> |
歌词 |
2002 |
《No P. or D.》 |
“Ms. John Soda” | |
附: | |||||
单曲类型的划分 |
请浏览文件——“关于单曲类型” | ||||
编辑凡例 |
请浏览文件——“编辑凡例” | ||||
备注 |
上述有部分内容参考自AMG(www.allmusic.com)网站,如欲探讨,请联系:刘瑞勇;邮箱:prodigy@indie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