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译名称 |
|||||
相应英文名称 |
Jazz-Rock | ||||
所属音乐类型 |
|||||
音乐风格说明 |
——“爵士摇滚”也许是指从“爵士”阵营中冒出来的最大声、最狂野和进行最电声化融合的那些乐队,但该词最经常地是被用来描述那些从等式的“摇滚”(Rock)一边过来的演绎者。 ——“爵士摇滚”在60年代末期首次出现,当时是作为这样一种音乐上的尝试:以“爵士”在音乐上的复杂性和即兴的爆发来融入“摇滚”乐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摇滚”音乐在技艺层面上经常强调率直与简洁,因此“爵士摇滚”音乐往往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最具艺术抱负的各色“摇滚”子类:“迷幻”(Psychedelic)、“激进摇滚”(Prog-Rock),还有“唱作人”(Singer/Songwriter)运动。后者(各“摇滚”子类)从“爵士”乐的柔和以及更加诉诸理性的一面汲取营养,并常常将其运用在人声和乐器即兴中,这所“学校”的主要人物包括了Joni Mitchell、Van MorriSon和Tim Buckley。 ——然而,多数“爵士摇滚”音乐是由富含更高能量的“摇滚”乐团演绎的,其中一些艺人更具有即兴导向,在其扩展开来的“摇滚”风味的即兴(“Traffic”、“Santana”)中,借鉴了“爵士”乐中的和声与器乐演绎。其他艺人录制的“爵士”风味的“节奏布鲁斯”(R&B)或“流行”歌曲则运用了“爵士”乐的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等质感元素,但他们对即兴或器乐演奏技艺没有同样程度(与前面的“摇滚”乐团相比)上的兴趣(“Blood, Sweat & Tears”、“Chicago”、“Steely Dan”)。还有一些艺人则运用“爵士”乐的复杂性来拓展“摇滚”乐的边界,不仅仅是从器乐演奏技巧方面来进行,更进而要去创作快速的、富于挑战性的、不可预知性的乐曲(Frank Zappa、“the Soft Machine”)。 ——一个重要的特例是Miles Davis,他是自“节奏布鲁斯”时代以来的有着这样渴求的第一位“爵士”艺人,即:渴求“摇滚”乐的直率能量,以及它对青年听众已然造成的影响。由1970年的专辑《Bitches Brew》开始,Davis于70年代早期的融合性作品——深受Jimi Hendrix和“Sly & the Family Stone”的激励——很快成为了某种有史以来录制得最为新潮、最为强烈、最具攻击性的“爵士摇滚”作品。 ——虽然像Zappa和“Steely Dan”这些艺人在整个70年代继续录制“爵士摇滚”作品,但这场运动到了80年代则实质上已经消逝,对于听众来说,“爵士摇滚”被视为一种更加柔和的“融合爵士”(Fusion)音乐。 | ||||
国外艺人/乐队 |
Joni Mitchell、Van MorriSon、Tim Buckley、“Traffic”、“Santana”、“Blood, Sweat & Tears”、“Chicago”、“Steely Dan”、Frank Zappa、“the Soft Machine”、Miles Davis | ||||
国内艺人/乐队 |
待整理 | ||||
理解与聆听 |
/ | ||||
单曲 |
单曲名称 |
单曲类型 |
年份 |
选自专辑 |
艺人/乐队 |
<Awakening> |
器乐 |
1971 |
《The Inner Mounting Flame》 |
“Mahavishnu Orchestra” | |
<Blue Wind> |
器乐 |
1976 |
《Wired》 |
Jeff Beck | |
<Dinner Music of the Gods> |
器乐 |
1980 |
《Splendido Hotel》 |
Al di Meola | |
<Kid Charlemagne> |
歌词 |
1976 |
《The Royal Scam》 |
“Steeley Dan” | |
<Nuclear Burn> |
器乐 |
1976 |
《Unorthodox Behaviour》 |
“Brand X” | |
<Phantasmagoria in Two> |
歌词 |
1967 |
《Goodbye and Hello》 |
Tim Buckley | |
附: | |||||
单曲类型的划分 |
请浏览文件——“关于单曲类型” | ||||
编辑凡例 |
请浏览文件——“编辑凡例” | ||||
备注 |
上述有部分内容参考自AMG(www.allmusic.com)网站,如欲探讨,请联系:刘瑞勇;邮箱:prodigy@indie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