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独立资讯 Info
    专辑品评 Review
    专题特写 Feature
    单曲聆听 Single
    视觉延伸 Vision
    辑录图书 Book
 
    Introduction
    Indie Rock
    Indie Pop
    Chamber Pop
    Shubuya-kei
    Twee Pop & C86
    Sadcore
    Dream Pop
    Slowcore
    Neo-Psychedelia
    Cocktail
    Pop Underground
    Britpop
    Alternative Folk
    Noise Pop
    Noise Rock
    Emo
    Riot Grrrl
    Grunge
    Shoegazing
    Ambient Pop
    Space Rock
    Industrial
    Industrial Dance
    Math Rock
    Lo Fi
    Post Rock/Experimental
    Experimental Rock
    Acid Folk
    Post Punk
    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
    College Rock
    Jangle Pop
    Goth Rock
    Neo-Glam
    American Underground
    Funk Metal
    Alternative Dance
    Indie Electronica
    Alternative Country-Rock
    Alternative Pop/Rock
    Ambient Techno
    Singer/Songwriter
 
标题 香港独立鼻祖 - A M K
作者/转载人  land
时间  6/13/2005
专题类型  艺人特写
 http://www.fed.cuhk.edu.hk/young_lit/month10/arts4.htm

瞬間的相遇──AMK

「我們的相遇 是命中注定 還是在浩瀚無窮的宇宙中 因應一切偶然 而湊巧,毫無動機,意向、目標、神秘色彩等 已帶有純粹的存在方式 在這一刻,共同分享呢 ? 無論如何,希望您可以記住 我們這些無味、無臭、無色的聲音」

引自<只對您唱>勁歌金曲大雀局

我和AMK的「相遇」是在巴士上。

我忘記了是在那兒把唱片撿回來,20元,還是二手的。只記得把唱片聽了一遍又一遍,那如海浪般的結他聲,天真爛漫的歌詞,不顧一切的叫嚷…… 隨巴士的速度忽低又忽高。那時的我什麼也不懂,只懂凝望著那給刮得傷痕纍纍的封套,皺紋滿佈的內頁,害怕手心的溫度會把它溶掉了,音樂就此消失……

那是一九九九年的夏天,一切來得如初戀般突然,不,應該是暗戀。但,它注定是一場沒結果的戀愛。

AMK------ 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六

「樂隊成員名單: 許惠琛(琛):Guitar 麥海珊(Anson):Bass/Keyboard/Vocals 關勁松(松):Guitar/Vocals 玲玲:Drum Machine」

樂隊名字來源:

「AMK原名Adam Met Karl,Adam 是資本主義經濟之父Adam Smith,而Karl就是共產主義之父Karl Marx。由於早期的Adam MetKarl成員各有不同的音樂喜好,就像一些極端的東西混合在一起,所以阿松便為樂隊起了這個名字。」 引自Band Files <音樂殖民地> Vol.1

十四歲的我不懂誰是Adam和Karl,對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認識更是朦朧一片。然而音樂的魔力確實奇妙,教我在那短短的暑假內搜尋他們的唱片,探索這個令我著迷的世界。

也許,音樂也給予這幾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勇氣,去創造自己的語言和世界。他們並不認識對方,在六四後才走在一起的,想到組成一隊Punk的樂隊,在十二月左右便自資出錄音帶了。大約在一九九零年七月中旬,他們便在藝穗會作出首次演出。然而,誰又會想到,當日憑著一股衝勁的他們,在日後竟推出了三張唱片,更成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本地樂隊之一?

「松:成為香港永遠的Cult band」引自音樂殖民地Vol.1 從Punk到NoisePop,從Cutie情歌到反映社會問題的內容,他們的樂隊風格和歌曲內容十分多元化。在九三年出版的EPBoxset正反映了這個事實。全碟被劃分為四小EP,其曲式多變,歌曲內容有談及政治(如<納粹黨勇戰希特拉>)、愛情、性別主義,甚至個人感受的刻劃,如<燦若繁星>中描寫歌者對冰心的敬愛。縱使在歌曲裡,他們所描述的世界是混亂的、扭曲的,人和人的關係充滿病態和不公平,但他們仍帶著純真的心和對理想的堅持,以簡單直接的歌詞寫出願望。在節奏明快的<吹波糖政治>中,他們表達出對音樂的態度:

「不介意您低能 漂亮在走音詞 不要驚怕荒謬批評 重要是您有靈魂」

或許有人覺得他們很幼稚,自以為是和負面。事實上他們總以自省的正面態度去描寫世界。在九四年出版的<翻版EP>中,一曲<娛樂再造人>描述Fans對偶像的盲目崇拜,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指出聽眾可持的態度。

「可會想過嗎?可會想過嗎?

世界滿是疑問可會知道嗎?

可會知道嗎?

您也可以說句話」

在九五年出版的<請讓我回家>一曲<叮噹>可謂同出一徹,歌者描述了被喧染的世界,渴望人們去發聲,為這世界做一點事情:

「空氣內佈滿鬱愁 人像掉了尊嚴 不要睡著看叮噹 總有話您能說」

事實上AMK的作品留有大量思考空間予聽眾,他們不是單向地渲洩不滿,相反,我相信他們更想與聽眾溝通和交流。

然而,教我最著迷的,仍是他們的Cutie情歌。

一九九五年出版的<請讓我回家>,當中佔了大部份都是情歌,但沒有痴情怨恨,沒有自傷自憐……只有戀愛的喜悅,既害羞又不顧一切,不造作不妞妮,就如初戀的坦白,純真一樣。每次在巴士上聽這唱片,總教我想起小學旅行前,那雀躍、緊張又坐立不安的心情。

但,純真少年的感情能維持多久呢?

「Anson:『我愈來愈覺得世界變得更複雜,問題已有更多層次。如果不用複雜的方法根本講不到,世界上很多人並不自覺。』」引自<不歸家的AMK(大結局)>,音樂殖民地> Vol. 33

一九九六,回歸前的一年。

九六的<勁歌金曲大雀局>充滿了不安和焦慮,是社會充滿太多問題,在這刻才暴露出來?

<不歸家的女孩>,<包二奶/仔>、<家>……歌詞仍簡單直接,但純真的感覺卻變成悲傷、沉重,到處也滲透著面對複雜問題的無力感。

值得留意的是,專輯中有部份歌曲談及性別/性取向的內容,如歌名<她/他不是我的愛人>帶出異性戀外的可能性,又如<敗不>中描寫Bisexual(雙性戀)的生活態度,更寫出他們一直的立場──反異性愛霸權主義的立場:

「政治怎麼只得一個,性別又在量度 你在說基本法入門,成另一標準性經」

其實從EPBoxset開始,他們已在寫一些關於性別的題材,如<十誡(新篇) 中,「請不要把人分為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等歌詞已清晰表明立場,後期的GimmeYour Aid+s>更涉及愛滋病的題材,只是<勁歌金曲大雀局>的歌詞來得更成熟、更深入,更能表達他們思想的層次。

諷刺的是,往往果實成熟時,也是落地之時……

「松:『夾Band像談戀愛一樣,你要全情投入音樂,但你卻要好像同時與數人一起談戀愛,大家會有很多爭執。』」關勁松 散播獨立音樂種子>明報

一九九六年,出版了<勁歌金曲大雀局>,不久,樂隊便解散了。

就像世界上其他樂隊一樣,他們獨特、有音樂理想、不斷創作,經過一番努力後備受注目,繼而有人開始談論他們,無論是讚賞或批評,都成為了一種壓力。

就如戀愛中的人都害怕分開一樣,無形的壓力使關係分化、割裂;爭執和不和,成為導火線……

然而他們只想一心一意玩音樂,但接踵而來、重覆的訪問,還有叫他們疲累的現場演出,抵受不了的外來壓力……其中一位成員要求停止所有現場演出,隨著這個決定,樂隊便解散了。

沒有成名、沒有留下傳奇的故事,只遺下了聲音和音樂理想,看著阿松在明報的訪問,只希望他們能延續各自的音樂旅程。

「十多年的香港獨立音樂旅程,他借了李曉《相會在K市》的一段文字作個總結。

『我們沒有才氣。我們作品的壽命將比我們自身的壽命更短。我們一切徒勞的努力只是為了襯托出真正的天才。他們是明星﹐我們是流星﹐或許有瞬間的閃光。 而一旦明星升起 ,我們便永遠消失在黑夜之中… …我們只能留在愛我們的人的心裏 。』」關勁松 散播獨立音樂種子>明報

*獻給永遠純真,Cutie的AMK*

後記:

關勁松與亞里安現於商業二台(FM90.3)主持「不設劃位」,逢星期日晚播出,同時他跟候淞耀組成二人組合Handmade,並於「集感」十周年大碟中發表「黃昏之戀」、「塌下了」.在本年三月中旬發表了首張專輯<別介意>.許惠琛則化身為四方果,於1999年發表了同名專輯<四方果>,2001年7月,他發表了第二張專輯<一個人>http://www.poo.com.hk 是其唱片公司website. 他也與蔡德才組成普普樂團,於23.3.2000發表了首張專輯<入洗衣店&#60740;緊急掣 二人仍活躍於本地流行樂壇,曾參與楊與千嬅,林海峰等唱片創作,作品有夏日之戀,好時代等.

Anson 於1999年為香港大學研究生,《打開》雜誌主筆之一.她與金佩瑋在2000年3月出版了<雙性情慾>.

戴寶瑩   聖傑靈女子中學 中五

更多内容
[返回] 

Indiechina 200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