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文字

   Words

    独立资讯 Info
    专辑品评 Review
    专题特写 Feature
    辑录图书 Book
 
    Introduction
    Indie Rock
    Indie Pop
    Chamber Pop
    Shubuya-kei
    Twee Pop & C86
    Sadcore
    Dream Pop
    Slowcore
    Neo-Psychedelia
    Cocktail
    Pop Underground
    Britpop
    Alternative Folk
    Noise Pop
    Noise Rock
    Emo
    Riot Grrrl
    Grunge
    Shoegazing
    Ambient Pop
    Space Rock
    Industrial
    Industrial Dance
    Math Rock
    Lo Fi
    Post Rock/Experimental
    Experimental Rock
    Acid Folk
    Post Punk
    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
    College Rock
    Jangle Pop
    Goth Rock
    Neo-Glam
    American Underground
    Funk Metal
    Alternative Dance
    Indie Electronica
    Alternative Country-Rock
    Alternative Pop/Rock
    Ambient Techno
    Singer/Songwriter
 
标题 V.A - 看不见的城市漫游(阿麦书房.Vol.1)
作者/转载人  杨小熊
时间  4/11/2005
出处  中国独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版本:(阿麦书房 Vol.1)192Kb
发行时间:2005年2月28日
专辑歌手:合辑
地区:香港
语言:普通话,粤语

专辑曲目:

01.三人烦
02.After Leslie
03.Interlude 1
04.失踪者
05.没开启的信
06.Interlude 2
07.Travelling Home
08.Farewell to Summer


专辑介绍:

⊙关于《看不见的城市漫游》

对于音乐的迷恋,并没有行内与行外、商业与独立之分。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只会把音乐分为两种: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当然划分的界线的哪里因人而异,但对于阿麦书房来说,好听的音乐,是品味、是格调、是感觉,并不受音乐类型和市场因素所束缚。这就正如我们首张唱片合辑《看不见的城市漫游》之面世,是一件关于好听音乐的事,也是充满感觉的偶然事。

不经不觉,阿麦书房开业至今已大半年,在坚守“咖啡书音乐”风格的过程里,音乐,推动着我们的生成,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向听众推介不同的音乐,也认识了不少漫游于商业建制以外的独立音乐人,当中的交流和共鸣让我们更加坚信:音乐的创作是无疆界的。

走独立音乐路线的音乐人,摆脱了大型唱片公司的束缚,暂忘商业上的考虑,尽情地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好让知音人一同分享,而阿麦书房作为一间多向度的二楼店,亦致力为这群独立音乐人寻找知音人,同时也为听众寻找属于他们的独立音乐。

就是为了担当这一道桥,《看不见的城市漫游》,仿佛成了必然。

⊙关于阿麦书房

阿麦书房一直为都市人打造创意文化生活,由书本到CD,由电影会到座谈会。成立不到一年,已举办过超过20场音乐会,除全力支持本地创作单位外,更积极引入具国际水准的高质素音乐。如在2004年6月筹办的“Salute to Music系列:六月的自主Celebration”音乐会,便邀得于日本Laptop电音派系享负盛名的Piana及World's End Girlfriend前来香港,为听众带来难忘的音乐经验。近来,阿麦书房筹办的音乐更冲出书店环境,不论是户外的、轻松又充满力量的2个书展音乐会(2004年11月的牛棚书展及书节),抑或是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世界级人声实验音乐会,均获得观众好评。而阿麦书房自家出品的首张合辑,结合四个优质本地音乐单位与及港、台、三地Illustrators,亦于2005年1月中面世。

⊙参与音乐单位

《看不见的城市漫游》合辑包括四个独立音乐单位:嘉琳、inLove、aniDa以及The Marshmallow Kisses。最初我们曾与嘉琳讨论过如何从阿麦书房出发,推广本地独立音乐创作,除了售卖不同类型的唱片外,集合一班有共同目标和个人坚持的独立音乐人制作合辑,无论从推广或创作的角度上,Y esya音乐网推荐下载,都是甚具价值的,亦是顺理成章。

在考虑过各种可能性之后,我们决意撮合嘉琳、inLove、aniDa、The Marshmallow Kisses这四个独立音乐单位筹划《看不见的城市漫游》合辑,他们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但对音乐创作质量和取向都有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而风格上的微妙差异亦能为合辑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此外,我们亦十分荣幸邀得著名音乐人Adrian Chan参与制作,为合辑的音乐生色不少之余,也成就了这件既精采又盎然的美事。

⊙合辑主题:“城市”与“旅行”

在合辑的构思过程中,一直都希望为合辑订立一个主题,除了统一四个单位的音乐之外,亦希望藉音乐表达他们对主题的一点想法。在考虑过不同的主题之后,我们都一致敲定以“城市”与“旅行”作为合辑的主题核心。

阿麦书房位处铜锣湾,而铜锣湾正正亦象征了香港这个城市的独特变化,我们可以在书房里遇到来自其他城市的游人,同时间,在香港生活的人亦可以从书房出发,展开一场到其他城市游历的旅程。

“漫游”一词令人想起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笔下的“漫游者”(flaneur)形象,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旅行经验。在一个城市漫游,不是要到城市的旅游点观光,而是要从在城市中溜?的经验里,细味个中的生活态度,感受城市起落流转的脉搏。不过,真正的漫游并不一定要远走巴黎,毕竟欧陆式的民风与我们的生活格调实在有点格格不入,反而一些同是以中文沟通,却又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城市,当中所衍生出来似近或远的细微差别,在漫游者的眼中,反而更令人迷醉。

一个星期五的黄昏,在翻阅过大量参考资料后,一个充满诗意的书名忽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这部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作品中所叙述有关城市的真实与虚幻交错,居然不谋而合地跟合辑的“城市”与“旅行”主题勾上了,自此便出现了《看不见的城市漫游》这个名字。合辑中的音乐藉主题引发灵感,并伸延至唱片封套设计上:各独立音乐单位成员的照片,配上邻近城市插画家画笔下所呈现的城市感觉,为合辑建构出在音乐以外的另一种深层意义。

⊙插画Illustration

除了音乐部分,三位分别来自香港、澳门和台北三个不同城市,各具迥异风格的插画家的作品,亦是构成《看不见的城市漫游》合辑重要元素。

第一位是香港的插画家二犬十一咪,她擅于以敏锐的直觉,在作品中展示个人生活中的悲伤与欢愉,她画笔下的城市,充满强烈的色彩,构想大胆创新,却又不失童真和调皮。邀请她为合辑绘画香港的城市感觉,实不作第二人选。

因为“边度有书”的原故,我们有幸找上了澳门的插画家筷子基六楼。筷子基六楼的画风诡异,却又能带出他对澳门城市景观的细腻观察,尽管这些观察往往令人焦虑不安,但从他作品中的人物模态,我们可以感受到插画家对城市的某种恐惧感。

最后是来自台北的凯西陈。凯西在台湾插画界和文具界可谓红透半边天,甚至在香港插画界也是享负盛名。她俐落而趣致的人物造型随处可见,就算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也必定认得她的插画。在云云台湾新旧插画家中,我们能够邀得她参与合辑的插画部分,实属荣幸,而在二零零四年十一月的牛棚书展中,凯西更亲临现场与香港读者见面,自然是难能可贵。

三位插画家不但一口答应参与合辑的创作,亦为illustration的crossover设计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为合辑的生成贡献良多。

⊙封套设计意念

在唱片封套的设计意念上,为了呼应《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的虚实交错之感,我们着意把各音乐单位成员的照片,以及插画家的画作分别构置在封套设计上,藉此营造出“实”与“虚”两种不同城市形态互相穿梭之感。

“实”的方面,我们有幸邀得著名舞台摄影师张志伟亲自操刀,为各参与音乐单位的成员在阿麦书房的天台上拍摄封套照片。在这个铜锣湾的闹市里,除了见到繁荣的百货大厦和极尽铅华的广告板,亦散落着旧式的唐楼建筑和天台上的“鱼骨”,拱贴成典型的后现代城市景观,切合了城市的模糊形态。而一众音乐人亦在拍摄其间亲自挑选心仪的“旅行物品”作为道具,令合辑的主题更加显现。

“虚”的方面,则交由跟阿麦书房合作无间的设计师郑嘉伟负责。三位插画家每人分别设计了一个人物造型,以及配合人物造型的二又三分之一帧配图。人物印制在封套的牛油纸圈上,灵活的设计可让牛油纸圈在三位插画家的配图上左右移动,象征了人物在想像的城市中漫游一般,从而带出《看不见的城市漫游》合辑的漫游感觉。

⊙Notes for看不见的城市漫游文:嘉琳

01三人烦- aniDa曲:aniDa词:aniDa编:Steve Lee/Randy Ho/蔡志浩

aniDa的demo原是绮贞系的校园Folk,但超爱五月天的aniDa和嘉琳忽发奇想,找来一班“band仔”朋友free jam,在好友Justin Siu的Innonation里同步录音,能量型的Garage Rock版本“三人烦”就在这即兴的一晚诞生。

录音过后,大家都汗流浃背,像背了20kg的backpack跑呀跑,成功“逃到天涯海角”,开始漫游!

02 After Leslie -嘉琳/Adrian Chan曲:嘉琳词:游思行编:Adrian Chan

嘉琳的曲写于2003年Leslie Cheung逝世后的一星期,纪念了偶像Leslie的离去。后来想起监制Adrian Chan是Leslie的音乐好友,于是找来游思行写了一个嘉琳和Adrian因Leslie而相遇在咖啡店的故事,再“说服”Adrian处女开腔合唱。Bossa Nova的吉他声和不太纯正的“法式”国语交错于Monmarte的Caf和CWB的Mackie Study之间……

03 Interlude 1 -飘着- The Marshmallow Kisses曲:Peter@MMK诗:Edine@MMK编:Peter@MMK

旅途上的一切景物随火车前进而往后退,变成过去。但回程时,它属于未来。Edine@MMK的诗和专辑概念天衣无缝,以两种语言娓娓道来在旅途上的无奈和淡淡的哀愁。

04失踪者-嘉琳曲:嘉琳/Steve Lee词:陈铭匡编:Steve Lee

2001年暑假,东京留学时,好友突然失踪。嘉琳理性地用犯罪学书本上的方法寻遍这东洋市,不果。唯有写一首歌。

2004年圣诞翌日,在南方的好几个城市,数十万人遇到世纪“津波”(Tsunami),这一首歌也同样献给他们:“怀着信念,直至重获他心跳”。

05没开启的信- inLove曲:Daniel@inLove词:Lu@inLove编:inLove

爱人出走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但离开后,更觉双方可贵,距离又不再打紧了。inLove的Daniel和Lu ?手诉说爱怎样战胜距离。

06 Interlude 2 - Sliding Landscape - The Marshmallow Kisses曲:Peter@MMK诗:Edine@MMK编:Peter@MMK

离开家,因为好奇,因为有梦。但世界并不完美,悲愁欢乐都被不夜城吞没了,剩下还有什么?MMK短短的interlude再次为专辑的起承转合起重要作用。

出走很久了,起程回家吧!

07 Travelling Home - aniDa曲/词:aniDa编:Peter@MMK

离开是为了回来。从旅居地回去属于自己的家,在天空飞翔之际,忘掉过去的面孔,挂念家的人和事。重回旧地,却是重新开始。

感谢Peter@MMK的编曲,曲末的45秒弦乐使人万里长空中仍感动落泪。

08 Farewell to Summer - inLove/嘉琳/aniDa曲/词:Lu@inLove编:inLove

初秋星期天早上,跑到红叶铺地的石路,吸无尽的新鲜空气,有无尽的欢愉。Farewell to Summer说的是梦想、探索、和无限的可能性。

很庆幸inLove贡献了这感人一曲,以开怀的adlib为这<看不见的城市漫游>暂划上句号。

无论身处哪个城市,碰见过几多脸,还是要向前走。

活着走,就有梦!

论坛链接
[返回] 

Indiechina 200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