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题 |
万晓利 - 走过来走过去 |
作者/转载人 |
palm |
时间 |
6/24/2005 |
出处 |
中国独立 |
万晓利《走过来 走过去》 01 狐狸 02 老新闻 03 姑娘啊 你真傻 04 妈妈 05 七扎 06 流氓 07 下岗了 08 霞 09 伟大的 10 走过来 走过去 万晓利, 1971年生于河北。 1990年至1994年在酒厂上班,其间加入过一些文艺团体。 1997年来北京至今,娶妻生子。做职业酒吧歌手。 2002年7月签约Badhead厂牌。 2002年12月,首张个人现场录音专辑《走过来,走过去》由Badhead发行。 ■ 专访 “我唱民谣是为了生存” 音乐会之前,记者对万晓利进行了采访。过程中,他表现得非常内敛,正像一个“冷静的刺客”。对很多问题,他似乎从未想过,或者想过也从未试过用语言表达。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个坚持音乐、自得其乐的创作人,所谓“另类民谣代表”,从“另类”到“代表”,所形容的都不是他。他甚至并不清楚自己的歌是“民谣”,而只是自己“表达的一种方式”。选择这种方式,不过是为了生存。 记者(以下简称“记”):看资料说,你是1997年到北京开始成为职业歌手的,在这之前,你已经开始唱民谣了吗? 万晓利(以下简称“万”):没有。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而且大家都说我唱得不错;高中时开始写歌,是那种比较流行的歌曲。后来声音变了,按照当时的标准,就是不适合当时流行的风格了。所以就开始接触吉他。当时就是自己玩,没想过要把这当事业。到1995年有个机会让我进入一个演艺团体,开始到全国走穴演出。一直到1997年去北京的酒吧演出。这当中也写过一些歌曲,比较接近校园民谣。 记: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现在这种演唱风格的? 万:到北京之后,发现自己原先写的歌大家不太喜欢,因为在酒吧演出,首先考虑的是生存,所以必须转变自己的风格。原先基本上没听过摇滚之类的音乐。到北京之后听得多了,加上环境变了,就自然而然写出现在这样的歌。 记:有没有受到谁的音乐影响? 万:没有。大概我在酒吧里看到的、体验到的启发了我,我以前的方式不行了,就转变一下,唱着唱着就成这样了。直到2002年摩登天空找到我,帮我出了一张专辑,我才浮出水面。 记:1997年之前的生活,有没有影响你的创作? 万:应该有,但很少。我写的主要还是来北京之后的感觉。专辑里的歌曲都是1999年写的,之前、之后的生活、创作都没有在里面。 记:你的歌主要是在讲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这是因为你去北京之后的生活很底层吗? 万:肯定是。在酒吧唱歌地位很低的,为了赚钱,有时候还必须得翻唱别人的歌。就是因为我之前的歌不受欢迎,我就写了现在这样比较底层的歌曲,到酒吧一唱,他们觉得特别新鲜、特别好。后来我想:难道这样就挺好吗?后来可能就刻意这样做,并且从心里面觉得挺好。大家都喜欢,自己也过瘾,跟别人的歌又不一样。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特别简单。 记:能具体讲一下你到北京之后的生活状态吗? 万:艰难,就是特别累的时候,你还得去酒吧唱,因为你要交房租;而且酒吧特别毁人,去酒吧的那些人,好多不懂音乐,只知道听流行。你已经不是积极地唱,而是生活逼你唱。 记:通过对底层生活的讲述,你想表达什么? 万:无奈,对现实的无奈。为什么无奈?因为对生活充满热情,热情越多不满也越多。就像《狐狸》这首歌,一开始“我住在森林里”,多么骄傲多么热情,但最后还是“夹着尾巴逃跑了”。我表现的是这种和最初愿望形成强烈反差的结果而造成的无奈。 记:描写底层生活是否就是民谣的本质? 万:肯定是民谣的一个方式,但民谣肯定不局限于此。民谣也可以做得很好听、很丰满。形式并不是问题,只要民谣的精髓没有丢。大概就是要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民谣,朴实的根不能丢。 记:但是好像喜欢你的音乐的人,并不是来自底层,据说买你专辑的都是白领。 万:底层的人应该更喜欢,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知道。这是唱片运作、宣传的问题,是唱片公司和媒体的错。我相信如果把我们像羽泉那样宣传,老百姓肯定会喜欢我们,因为我们写的是他们的生活。就是没有机会,他们没有钱、没有精力到酒吧看演出,我在酒吧里面对的都是有一定收入的人或者学生。只能说唱片公司、媒体目光短浅,看到现在最流行什么就做什么。 记:你觉得应该怎么推广? 万:让我们有机会到更多更平民的地方去演出。他们会喜欢我们的。 记:要达到这种效果,你自己在街边唱不是也能做到吗? 万:这不是不可能,而是没这个必要。这会耽误时间,影响我的创作。 论坛链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