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译名称 |
|||||
相应英文名称 |
|||||
所属音乐类型 |
|||||
音乐风格说明 |
——作为“另类/独立摇滚”(Alternative/Indie Rock)的一个分支,“噪音流行”音乐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些吉他回馈、不谐和音、以及声音磨蚀感包装之下的“流行”音乐。它占据了介于“泡泡糖”(Bubblegum)音乐和“前卫”(Avant-Garde)音乐的中点,是传统“流行”乐创作手法和略富攻击性的“白色噪音”(White Noise:用以掩盖令人心烦的杂音)的碰撞结果。 ——当“噪音流行”音乐的旋律飘忽于涡旋式吉他所营造的声场中时,其音乐经常会给人一种朦胧、麻醉和催眠的感觉,当然“噪音流行”音乐可以是欢快活泼的,也可以是棱角分明、富有挑战性的。 ——最早期的“噪音流行”音乐植根于“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诸如回馈、失真等音乐实验,然而更被公众认同的“噪音流行”音乐起源乐队是美国“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乐队“Sonic Youth”和“Dinosaur Jr.”,是他们将“摇滚”(Rock)乐构架与粗重的吉他失真融合在了一起。 ——第一支正规意义上的“噪音流行”乐队则是“the Jesus & Mary Chain”,它以1986 年的首张唱片《Psychocandy》崛起于地下,几乎同一时期还诞生了可以说是最多产和最具生命力的“噪音流行”乐队“Ya La Tengo”,其首张专辑也于此时推出。 ——在 80 年代末,“噪音流行”音乐引发了英伦的“自赏”(Shoegaze)音乐运动,“自赏”音乐更加内省,其旋律更加脆弱。 ——在90 年代,“噪音流行”音乐仍继续对“独立摇滚”(Indie Rock)音乐产生着重要影响。 | ||||
国外艺人/乐队 |
“Sonic Youth”、“Dinosaur Jr.”、“the Jesus & Mary Chain”、“Ya La Tengo” | ||||
国内艺人/乐队 |
待整理 | ||||
理解与聆听 |
——“噪音流行”音乐也能给人以催眠的感觉,这和“新迷幻”(Neo-Psychedelia)音乐有得一拼,但前者是通过噪音来营造场景,而“新迷幻”则是多具有一些和谐性。 | ||||
单曲 |
单曲名称 |
单曲类型 |
年份 |
选自专辑 |
艺人/乐队 |
<Apple Bomb> |
歌词 |
2003 |
《Apple O'》 |
“Deerhoof” | |
<Goddess On a Hiway> |
歌词 |
1998 |
《Deserter's Songs》 |
“Mercury Rev” | |
<Shadow> |
歌词 |
1988 |
《Lovely》 |
“The Primitives” | |
<We Used to Talk About the Future> |
歌词 |
2003 |
《Oh Tahoe》 |
“Beezewax” | |
<We're Already There> |
歌词 |
2005 |
《We're Already There》 |
“Mazarin” | |
附: | |||||
单曲类型的划分 |
请浏览文件——“关于单曲类型” | ||||
编辑凡例 |
请浏览文件——“编辑凡例” | ||||
备注 |
上述有部分内容参考自AMG(www.allmusic.com)网站,如欲探讨,请联系:刘瑞勇;邮箱:prodigy@indie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