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译名称 |
|||||
相应英文名称 |
|||||
所属音乐类型 |
|||||
音乐风格说明 |
——“迷幻”音乐是60年代中期的一个地下音乐现象,如同很多地下现象一样,它最终也跑到了地上,这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一旦“the Beatles”乐队在其1966年的专辑《Revolver》中深入钻研这种风格以后,剩下的便只是时间问题了。直接的“迷幻”音乐积极前推创作边界的地方,“迷幻流行”音乐大体上便吸收那些创新,并把它应用在简单的、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中。迷幻的效果是经由这些元素来实现——西塔琴、轻柔的吉他、磁带声效、反向弹奏的吉他,甚至“Beach Boys”乐队的和声,全都被融合进入某种致幻、但通常又不至于太变态的声景中,因为严格的歌曲结构和旋律为声景中的一切设定了一个框架。 ——“迷幻流行”歌曲有时是通过录音手段创作出来的,但也有诸如“Sagittarius”(其演绎的“迷幻”音乐相当明亮和具有旋律性)这样的真实乐队;作品中有着明显的来自“Beach Boys”乐队的影响,但也不会像“泡泡糖”(Bubblegum)音乐(比如“the LEmon Pipers”的<Green Tambourine>)一样。 ——由于有着一种更强烈的“流行”内容,“迷幻流行”音乐比“迷幻”音乐有着一个略微更长的寿命,一直持续到70年代早期,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甚至有更为奇怪的事情:一些“迷幻流行”音乐比通常的“迷幻”音乐更加有趣,因为前者有着古怪的、间或难以处理地对“迷幻”和“流行”传统的融合——“the Neon Philharmonic”乐队1969年的专辑《The Moth Confesses》便是绝佳的一例。 | ||||
国外艺人/乐队 |
“Sagittarius”、“the Neon Philharmonic” | ||||
国内艺人/乐队 |
待整理 | ||||
理解与聆听 |
——如果将“迷幻流行”音乐中的器乐部分弱化或消除,那么其相应音乐真地是“流行”的可以,既然有“流行”元素,其主要表现便是在歌曲的旋律上,比较好听,再来一些“迷幻”色彩,听来既有“流行”的悦耳性,同时也有“迷幻”的独特性,就像“独立流行”(Indie Pop)音乐一样。 | ||||
单曲 |
单曲名称 |
单曲类型 |
年份 |
选自专辑 |
艺人/乐队 |
<It Brings Me Down> |
歌词 |
1968 |
《Would You Believe》 |
Billy Nicholls | |
<Melancholy Man> |
歌词 |
1970 |
《Question of Balance》 |
“The Moody Blues” | |
<Time of the SeaSon> |
歌词 |
1968 |
《Odessey and Oracle》 |
“The Zombies” | |
附: | |||||
单曲类型的划分 |
请浏览文件——“关于单曲类型” | ||||
编辑凡例 |
请浏览文件——“编辑凡例” | ||||
备注 |
上述有部分内容参考自AMG(www.allmusic.com)网站,如欲探讨,请联系:刘瑞勇;邮箱:prodigy@indie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