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社交
社会化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股浪潮,即使一个网站没有自己的社区,也会通过与SNS、微博这样的开放平台合作,达到自身的社会化。用户在其中互动、结网、分享,促进信息和内容流动,增强对网站的粘性。
音乐网站的社会化很早就开始了,甚至社交网站成为全民热潮也是起于音乐相关的社会化推动。Myspace早期是以音乐爱好带动用户注册,最初的目标用户是16岁以下的对音乐感兴趣的那些孩子。而当SNS这种新模式和音乐结合,在学校里的孩子中就刮起了一股旋风。Myspace曾成为全美第一大社交网站,也聚集了全球35万音乐人。它的火热也证明了音乐与社区结合的强大力量。
像腾讯QQ空间中播放组件、百度推出社会化音乐平台ting,新浪乐库在新浪微博上置入电台、融合微博等,音乐产品与社区也在互相交融构建产品矩阵,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音乐服务。
豆瓣网的豆瓣音乐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社区中的小社区,在豆瓣整个文化产品消费分享的大社区中供用户讨论音乐内容和结识同好。这其中也有很多音乐人,据王守介绍,豆瓣也是感受到音乐人与听众互动交流需求越来越强烈,才开发了豆瓣音乐人板块。入驻的音乐人可以举办活动、提供作品试听等。对音乐人来说,有一个展示推广的页面能与听众更紧密的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收集反馈的渠道。而对音乐爱好者来说,人以群分,社区已经对人群分类,在这里能够更好地结识同好和交流感兴趣的东西。好友的推荐也是发现新音乐的很好的途径。而对于网站来说,有了用户之间结成的关系,用户获益会更多,离开的成本就更大,用户对网站产生的价值会更大。
音乐社会化也不仅仅意味着音乐网站的社区,SNS和微博也是传播和分享的渠道。像豆瓣FM播放的歌曲、音悦台的视频MV都可以分享到其他社区。基于好友关系和SNS、微博这种链式传播渠道,音乐作品和网站有时能意外地获得病毒式的传播。
至此,音乐已不再是一个人的事了,更不只是某个播放器中发出的声音而已。自音乐创作者至收听者之间的通道将带来全新改变。当然,对于一个音乐爱好者来说,对这个通道的感受却将越来越淡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想到音像店这个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