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英国BBC的Radio 3先让电子音乐先驱——德国的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听几个年轻的英国流行电子音乐家的作品,然后再到德国访问他,请他谈谈对这些音乐家的看法。这整个谈话纪录,包括这几个晚辈对大师教训的响应,随后由英国的《The Wire》音乐杂志在95年11月号刊出。由于这项“交流”非常有创意,极为难得,其中触及的问题不但尖锐,值得我们深省,而且语气令人发噱,所以特在此转载全文。
文中,大师说现在流行电子音乐中反复部份(repetition)太多,像一个讲话结巴的人,总说不出要讲的话。又说别把音乐当妓女,不应该向市场妥协、不该为某种目的而创作等等。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大师对音乐创作的严谨态度,对音乐艺术的认真,另一方面,他像大夫开处方对症下药似地分别给每个年轻人推荐他自己的作品,又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我们同时也看到施托克豪森的过份自信、自大,而这点恰好可让狂妄及才华都有过之无不及的痞子Aphex Twin来制他。
施托克豪森对当下学院以外蓬勃的音乐发展一无所知,这并不令人意外,这只不过是“学院派”的定义之一罢了。反过来,从年轻音乐家的话中也可看出时下搞电子舞曲的人对历史,甚至只是三十年前的近代史,也是同样无知。但他们能在没有历史及理论背景的情况下,闯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最难得的地方。
光说器材吧,在电子音乐制作上,器材是先决条件,它的重要性或说它的缺乏,一般人可能不了解。在1950、60、70年代,也就是施托克豪森活跃的时代,电子音乐器材只有大的研究机构或是有电台撑腰的电子音乐实验室才有,全世界总共也只有几个这样的地方,没有特权的一般人是别想碰到的(就算碰到也不会用)。
随着电子乐器的量产化、廉价化和普及化,市井小民尝到了电子音乐无限可能性的甜头。之后的“电声”(Electro)、“新世纪”(New Age)、“泰科诺”(Techno)、“电子”(Electronica)等各种流行电子音乐的爆发,好像显示了人民战胜了霸权,他们的成绩超过了少数的菁英。而其中最有豪气的要算那些禀着“从卧室到全世界”(from bedroom to the world))理念来创作的“泰科诺”音乐家。这个意义重大的权力转移,正好与个人计算机带来的知识权力革命同时平行发展。
文章后来,这几个年轻人回过头来教训大师也挺好玩儿。这些年轻音乐家的回答中也有答得非常好的,把重要问题澄清的。例如脑筋总是很清楚冷静的Robin Rimbaud把音乐反复在精神上的意义就表达得很好,这个问题是施托克豪森最大的盲点,不过,Rimbaud说得还不完整,施托克豪森作为一个自称仔细研究过“世界音乐”(International)的作曲家,他甚至不了解非洲音乐、印度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泰国音乐等音乐传统中藉反复,也就是 cycles、repetition、ostinato, 或是今天惯称的 loops,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恍惚境界这种再古老不过的基本音乐手法,对施托克豪森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无知。
看这篇文章,不只是看两边对骂,也让我们想到整个前卫艺术史(一般的艺术史也一样)发展的永恒规律:
最前卫的新东西不被大众接受(说什么听不懂看不懂之类的);数十年后,那些老前卫玩意却被翻出来变成当下最时髦的流行,而这个时间落差总要几十年或半个世纪或更久。
随便取些例子: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春之祭》当年在巴黎造成暴动,而现在已是古典音乐的流行经典。当今在地下流行的日本噪音是本世纪初许多音乐先知的理论预言之实践。
时下孩子们最热衷的DJ-ing玩唱片手法,实际上只是1950年左右法国具象音乐家如Pierre Henry等人用的基本作曲法,更近一些,可说只是1980年代美国的Christian Marclay虐待唱片的前卫艺术的大众化、流行化、街坊化、排行榜化。目前英美日等国流行的电子音乐拼贴,也就是1950、1960 年代约翰·凯奇(John Cage)、施托克豪森等搞的前卫音乐的一部分手法的普及化。现在学院派里的正统现代作曲法——十二音音列手法只是世纪初的一种作曲法死胡同的时代错乱式的延续。余类推……
很多这些发展其实只是“量”的极大变化,而鲜少“质”的变化,也有很多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支持者会坚持这个量变就是质变,当然,也对。
就在大伙儿正在比着:我比你更前卫、我比你更暴力、我比你更噪音、我比你更小声、我比你更本土、我比你更粪便、我比你更黑暗、我比你更哥特的时候,历史的如来佛正在他的掌心看着这些笼子里勤奋地蹬着小铁圈的小白鼠呢!小白鼠似乎每一个拍子,每个十六小节,每个反复,每个loop都在很费劲的执行着……
到底现在还有没有真正新的东西?那要看我们的耳力了,睁开咱们的耳朵吧……
听着过去、听着现在、听着未来!
附:关于施托克豪森的书
Karlheinz Stockhausen. Towards a Cosmic Music. (Longmead (England): Element Books, 1989)
Mya Tannenbaum. Conversations with Stockhausen. (Oxford: Clarendon, 1987)
Karl H. Wo:rner. Stockhausen: Life and Work.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Michael Kurtz. Stockhausen: A BiogRaphy. (London: Faber & Faber,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