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新闻

卡尔海因兹.施托克豪森逝世

绕行的不应是我们-我所听到的 Karlheinz Stockhausen

[日期:2007-12-14] 来源:独立音地  作者:ww [字体: ]

对于Karlheinz Stockhausen(考汉斯.许托克豪森)这样一位现代音乐的重量级人物,对于他的介绍网上似乎已并不少了。无非是什么电子原音音乐的缔造者,现代音乐大师,启蒙式的伟大人物、现在的先锋音乐所用到的手法他当年在音乐中早已用过之说等等等等。为什么没有人从真正的人性化的角度来评价这些音乐呢?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人们缺乏与他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态度,对他无非仰视再仰视。我在新青年音乐阵线论坛中读到有人对待先锋音乐的态度,他们认为,听那些东西难懂之极,又不好听,索性不喜欢听就不要听;这话虽然是没错,但也得看是什么具体情况,如果将音乐看作消遣娱乐甚至抚慰心灵的工具,这是很正确的态度,但音乐并不止是起到这些作用,如果严肃的客观平等看待它的话,这种方式就不对了,绕开它甚至忽略它,这些并不是科学的研究音乐的方式。其实我认为他们真正缺乏与先锋音乐平等对话的心境,先客为主的认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难懂难听的,绝非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它......所以,看到这里,一部分人就可以明白了,你们可以不用向下读了。
现在我试着用我的方式来解读我所听到过的Karlheinz Stockhausen的音乐,我会尽量做到平和、非专业(事实上我也专业不起来)、自然的态度谈他的音乐,我需要这样的交流,我想很多人都需要这样的交流。将它当作上坡的道路去行走,弯腰,平视。这是很重要的。

Zeitmasze(速度)
管乐五重奏,作品第五号
我不知道这个作品的具体年代,因为我只有翻录的磁带版。大概做于五十年代中期。这时许托克豪森也开始“赶时髦”,对John Cage的偶发式作曲产生兴趣,这个作品便是这样的例子。这是各式各样的速度的混合与偶发,所谓“尽可能的快”和“尽可能的慢”;虽是偶发,但他们之间却严格的遵守着一定的规律和比例,这个规律与具体总谱我不得而知,但事实上他真正的目的是在时间的间隔上做文章;这才是这个作品的最大意义,在“尽可能的快”中,演奏者吹奏的时间间隔被突如其来的打乱,但这一切都在混乱中透漏出一种荒芜的气息,因为每个人的吹奏技巧不同,音列开始混乱,但相对的传到人的耳朵中,却有一种缓慢的感觉甚至是幻觉!就像快速旋转的风扇页看上去好象在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一样!然后演奏开始放慢速度,尽可能的慢,慢到超出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不断的有长音出现,我觉得演奏者都快憋的喘不过气来了,还没有加快的意思,这里有一些恐怖,但每次的快速与慢速的转变规律并不是相同的,而是依照上一次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有趣的速度变化于不知不觉间进行时,听者还没有从刚才的速度中适应过来,这会给人带来一段空白的记忆,从而使这个作品变化无穷,甚至你每一次听同一个录音时都会发现有奇异的变化,似乎是在三维空间之外的时间基准上的规律变化,人们无法摸清真相。
这个作品让我看到了这些音乐最奇妙的地方,虽不象John Cage那样无法预知旋律下一步的进行,他却用严格的乐谱比例控制以及时间上的空白来编制出波谲云诡的充满变化的杰作。换句话说,他是利用人类思维上的缺陷和错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在创作的。

Gesang der Junglinge(少年之歌)
电子音乐,作品第八号
这个作品做于1956年,是许托克豪森难得的纯洁可爱的作品,我似乎能从这个作品感受到这位大师的赤子情怀和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这个作品的空间感无比强烈,少年的人声采样象来自广播的宇宙或者微小的原子分子的世界,它在录制时所用到的音源素材是一位男孩子的高音童声,但它只以片段的形式出现,而且还被混为了和声的形式,在背景部分的广阔的正弦波以极微小处与人声相结合,甚至互相纠缠难以分辨,纯净的节奏震颤音色和步进的电声在人声的效果中达到很强烈的反差,极大的增强了声音的质感与方向性,在延长音上,许托克豪森采用了使人无法区分的人声与电声的混合音,产生的回声效果极为优美!
这个作品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人声素材中那个男孩子到底在吟念着什么歌词;我后来得知人声演唱的歌词部分选自《圣经》片断,许托克豪森先将原词翻译成德语,编成《少年之歌》,然后将歌词句的音节分解成新的宇,音缀和个别声音,使之成为一首抽象的新歌词。他在钻研了语言学之后,拆分字的音节与结构,然后和他的背景电子音效尽可能的相互融合,起到了神奇的空间效果。
这个作品给我的感觉正是那种脱离了形式的怪圈而意境非常自然,我们不必明白他的人声唱得是什么,只要明白:他所要表现的,正是在未知的空间之中的一种纯洁与人性化的推广与延伸,是对电子音乐无感情之说一种最有力的回击。当然在那样一个时代环境下,他首创以人声为主环境的电子音乐效果,意义确实是划时代的。

Gruppen(群)
三个乐队的管弦乐,作品第六号
以下为此作品的官方资料:【1958年3月24日在科隆由柏林电台交响乐队(RSO)首演:马代尔纳(Maderna)、布列兹(Boulez)与施托克豪森本人任指挥。该作品是受联邦德国广播电台音乐总部的委托而创作的。
第一乐队:长笛(T用短笛j.G调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圆号2(高一低).小号2,长号八大号;马林巴琴,钟琴,牛铃.平锣,钹3.木鼓.桶子鼓4,响弦小鼓,铃鼓(4位演奏者):键盘钟琴(或钢片琴),竖琴;弦乐10、2、4、2。
第二乐队:长笛(也用短笛),双簧管,小单簧管.中音萨克管(也用单簧管)卜大管;圆号3(高一低一高厂小号2.长号.低音长号:颤音琴,管钟14.牛铃4.平锣,钹氏木鼓2,桶子鼓乇响弦小鼓.铃鼓.齿轮刮响器.三角铁(高.低)(4位演奏者认钢琴(无盖),电吉它;弦乐氏4、2、2。
第三乐队:长笛(也用短笛).双簧管.英国管,申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圆号3(高、低、高).小号办长号2,倍低音长号(或大号):大木琴.牛铃4.平锣,钹3.木鼓2.桶子鼓.响弦小鼓,铃鼓(4位演奏者);钢片琴.竖琴;弦乐8、4、2、2。
以上每个乐队中的牛铃、平锣、钹、木鼓、桶子鼓都具有常规的音高。】
作品创作于1955-1957年间,它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是许托克豪森空间音乐理念运用到传统交响乐的代表。你可以听到由乐队奇妙的编排与乐器位置不同以及演奏上的独立,给人一种无秩序中带有的庄严意象。这三个乐队演奏时运用的乐谱也不同,所以才有了此结果,该作品带有典型的电子音乐特征,即动荡感;空间理念是许托克豪森所持有的观点,但在这里他又一次的强调了有比例的统计作曲法!在这里,空间在向外蔓延,由一个乐器开始向整个乐队扩散,继而又是两个,三个乐队,继而是全场,然后空间在三个乐队的矛盾和独立的演奏中若隐若现,收缩、扩大、再收缩......空间就是这么容易的在人身边变化着,自由伸缩,完全是每个人不同的体验,处于不同的位置变化也就不同,这就是这个没有旋律的抽象作品背后所带给我们的最有趣的地方。

Hymnen(国歌)*****
电子音乐,作品第22号
终于要谈到这个许托克豪森最伟大最重要的作品了,我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位伟大的希腊声音艺术家Iannis Xenakis,他1958年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上用木炭燃烧的声音颗粒合成作出的作品“concret PH ”,用的只是很朴素的单一音源,又没有什么高超花哨的华丽合成手段,作出的声音具有的流动性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相反许托克豪森的这个作品却是极度丰富的,在此有一点是不能不提的,即他创作这个作品的目的:他一直想作一个以电子音响为主的“世界音乐作品”,而这个作品带有一定的对战争与和平甚至他的世界观的一种反思。后来他自己也说过,这个作品并非为个人,而是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而创作。
在“国歌”中他用到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国歌素材,还用到了各种各样频率的调制音频,短波收音机的音频占主体;结构上共分四部分,长达两个多小时:
第一部分,用短波收音机导出一些声音片断和一些自主的音律,包括很多背景人声与环境声音,在这里听时显得宏大,壮丽,然后混杂的钟声中开始模模糊糊的显出了“国际歌”与“义勇军进行曲”的声音;接着出现的是许多人声在朗诵着很简短的诗歌(后来我才知道是用不同的语言连续读出“红”这个字),背景杂音消失,音源声音产生的平和的声调,这是短波又一次出现,同样进行下去的是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歌主题旋律,但每个声音都隐藏在杂乱的声响背后,地域感很强烈的显示出来。
第二部分,电子音响逐渐开始压低,法国国歌以高音基调又隐映在低音背后,似乎有些敏感的音律开始重复上面的主题。然后以很有压迫感的鼓击奏出德国国歌,莫名的几种国歌在互相拼贴起来!注意,这是这个作品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即拼贴意识,这样做的用处就在于营造出一种瞬息万变的气息,这些手法听起来都觉得复杂,更不要说做出来了。在一段许托克豪森和人的简短对话片段后出现了一段空白,然后国歌的拼贴又开始了!这次似乎又有不同,用到的是较为缓慢的非洲国家的国歌,接着有故意放慢节奏用前景音较为清晰的演奏苏联国歌,然后逐步清晰的非洲国歌片段又在这期间混乱的出现了,忽高忽低,最后让人无法分辨,第二部分结束。
第三部分,开始仍以前苏联国歌为基础,这时又很细微的噪音渗入国歌进行中,国歌也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然后声音急转直下,同样以短波收音机的声音引出了美国国歌,但短波进行中又有日本旋律出现(后来才知道是日本国歌“君之代”片断)然后,我认为整部作品的高潮(也是最过瘾的地方)开始了!西班牙国歌出现时,音源的速度明显经人工的变化而改变,中间有很细小的声音颗粒,但国歌的速度明显快了,但这其中好象有只手在控制着音源的播放速度一样,有了不均匀的变化和切合,但十足的味道正隐藏在这些人工的变化中,声音颗粒在其中显得非常灵秀和神奇,似乎还透着一股史诗的味道,杂乱却雄浑......然后开始回到主题,几次出现了另一支正常速度的国歌(什么国家的我没查到),一切尽归最初。
第四部分开始又再现上一部分末尾的国歌主线,然后出现了一支不属于任何地方的国歌旋律(后来知道是许托克豪森的想象中的乌托邦国国歌)!在这其中开始伴随着很弱的呼吸声和电子音效,还有中国的叫卖声!很快的各国国歌的旋律片断又开始朦胧的重现了,并且又开始相互影响相互伴随,最后,声音消失不见,浓重的呼吸声盖过一切,最后,天地间剩下的,只有这些沉重的呼吸声了......
你能认为这是什么样的作品?你会当他是电子音乐看吗?听着这些声音你不会心潮澎湃,难以自已吗?你不会明白作者的意图吗?其实这里什么都有,有关于音乐中的理念与境界气魄它一样也不缺,他还有许多别的音乐里根本听不到的东西......就算是这样,你还是要绕开它吗???
【官方资料写道: 1966至1967年.施托克豪森在科隆联邦德国广播电台电子音乐工作室以四辆卡车的声音制作了这部作品的雏形,随后又加入了独奏与管弦乐队的声音。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奉送给同时代著名作曲家布列兹、普瑟尔、凯奇及贝里奥的礼物。】

Sternklang(星之声)
器乐组与人声音乐,作品第34号
1971年在柏林动物园的英国公园首演,受自由柏林广播电台的委托而创作。这是由几个小组演奏的公园音乐,每组四人(器乐、声乐和打击乐)。演奏时间可随意扩充.乐队编制不定。需要介绍的是它的演奏过程:【演奏小组分布在公园的树下或池溏中的小岛上,除传统乐器外,还使用了电子音响装置。为了使公园中的各小组相互之间取得联系,演出时使用了无线电报话机。为了统一速度.还使用铜锣传递信息。甚至还有人拿着火炬在各演奏小组之间穿梭,将施托克豪森创作的各种旋律传送给各小组。听众大部分为青年人,他们或在月光下散步,或在树荫下小憩,从而形成了一个音乐与树丛、草坪浑然一体的优美环境。施托克豪森充当音乐总监,他一面用无线电报话机间其助手传授机宜,另一方面夹杂在听众中散步。】
这已经有些接近行为艺术的范畴了,但这个作品给人最强烈的讯息就是:许托克豪森正在用古代的联络方式与现代演绎来这里作交响,也就是说,他在通过一种倒退的进行的方式对原始状态的音乐形式作一种回归:用古代祭祀,打仗时人们所采用的方法在现代音乐协奏和变奏中引发一些碰撞与火花;这些单单从意义的角度来讲就已经很具有试验精神了。
从音乐内容上说,这是他相对简单的作品,你可以听出他并未运用很复杂的和弦进行理念,而是选取了一些简单音程;有些东西是非要在现场才能够体会出的,这我无法了解,但整体的录音就像在描绘旷野上的风一般,不狂躁,不算轻盈,有些地方还有些滞重感。曲中有大约十次的铜锣悠然响起,就是在这个地方演奏者的速度开始有所统一,然后,他营造的空白段进行互相映衬,乐曲轻盈起来,在这里可以感觉到许托克豪森明显是运用了日本传统音乐中的制造气氛的方法在演绎,非常耐人寻味,使聆听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这是他向东方音乐致敬的作品,许托克豪森致力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调合与相互吸收,这在“国歌”中就以看出些端倪,在“星之声”中,他将这种态度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你一下就可以感受到的。

Sirius(天狼星)
弦乐+人声+电子音乐,作品第?号
做于1977年;是长达九十分钟的梦幻史诗式的巨作,大师的想象力与宇宙观实在惊人,是任何人难以比拟的;这时的许托克豪森的作品充满了更多的戏剧化色彩,他奇异的运用乐器描绘了宇宙另一个角落的景象,同时也是他内心的光与影:
【天狼星是大犬星座的主星,距离地球7光年,是我们宇宙的中心太阳,有两亿颗恒星及其行星和月亮环绕着它运行。在作品中,天狼星上的居民都是爱乐者,音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声波。因此作曲家都与日月星辰的韵律开始,与大自然的各种基本现象密切相关。天狼星上的每一天与四季变换、昼夜往复及芸芸众生的天性紧密相连,他以迤逦的意境描绘了天狼星的世界及人类、宇宙运动与更替。】
这个作品是许托克豪森典型的复杂多变的作品,从结构上说更超过了“国歌”,他的弦乐部分有时是和电子声效是齐头并进的,有时是单独进行的,我被深深触动的地方最主要的还是电子音乐部分。《天狼星》中的电子音乐部分是许托克豪森茌德国科隆的电子音乐实验室中制作的,整体给人异常远博的感觉,他以各种诡异的声响复杂的画出了宇宙中星云流动的景象,【在此处电子音乐烘托若浩瀚的星空,使整个作品闪烁若与德彪西音乐类似的淡紫色的光辉,这种光辉正是天狼星的本色。时而儿组稀疏、快速的音簇出现在一个寂静的背景上,犹如闪烁的星点时而阵阵轰鸣伴随着尖锐的呼啸掠过长空,犹如惊雷和流星。当女高音及男低音以近似咏叹调及宣叙调的形式在小号、低音单簧管的配合下表示四季轮转时,电子音乐则伴随着歌词内容制作出潺潺流水、瑟瑟秋风、莺啼燕啭等大自然的声息,使人感到星光中那些觉醒的生命发出的信号。诸如此类的效果是凭借任何传统的创作手法都不可能获得的。由此可以看到,一种靠拢甚至贴近自然的、变相的创作思想,正在音乐的沃土中萌生。
作品中的歌词除《宣言》部分引用了几段J.罗尔伯尔(Jal]obLorber)的诗歌,其余部分均由施托克豪森本人创作。十二段短小的歌词根据黄道十二宫的名称描写了十二种人的星座性格。歌词语言极为优关,犹如希腊神话中众神像的写生,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此外,还有相互祈求、解释、纠正、嘲弄、辩护、恭维以及与黄道带歌词相适应的独奏、独唱者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天上人间的对比。】
此处中括号内部的部分为官方评论,我认为非常精彩,基本反映出我听时的感觉,在此摘录出来,省得浪费唾沫。
但这个作品却暴露出这个时期的许托克豪森最大的缺陷来:缺乏他五十年代最重要的自由试验精神。他的音乐只流于表面,花俏过度,但却没有那种强大的空间感受,尽管这次他堂而皇之的拿宇宙空间做文章;他企图借助电子技术的效果来掩盖他意识上的匮乏,这个音乐大概是最好听的他的作品,可是想象过后,所剩也就无几了,哪有他的“国歌”时期所带给人灵魂上的震颤!你可以很容易的听得出:此时的大师,垂垂老也,外强中干(这么形容他尽管有些刻薄),所剩下的,也只有那堆无感情得电子仪器了吧。

总的说起来,许托克豪森这位现代音乐巨人在他的音乐中表露最多的,其时就是那份人性化的关怀与他所有得激情,这些促成了他不停的声响试验,在如今听起来,尽管格格不入,但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音乐,他的灵魂和我们是相通的,他音乐中的那份趣味,是无论过了多久都无法消失的。回想起文章开始那群自认为不懂前卫音乐的哥们儿的态度,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音乐,这样的山峦,还是要一再绕行的话,我们与世界音乐平等对话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直至我们被彻底淘汰掉,到那时我们难道还是要绕行吗?
问题根本不在于懂与不懂,而在于听与不听,想与不想,做与不做。

上一页123  GO
【内容导航】
第1页:正文 第2页:卡尔海因兹•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生平简述
第3页:绕行的不应是我们-我所听到的 Karlheinz Stockhausen

阅读:
录入:road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Neutral明年初放出“黎明前的蛇”(Serpents in the Dawn)
下一篇:古尔.道兰首张全长进入最后筹备期
相关新闻       施托克豪森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good   (wjn ,06/11/2008 20:20:11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