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可名状的Indie
作为一个混迹于理科生群多年的前文科生,怀着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我特地维基百科了独立音乐(Indie Music)的概念:“Indie指的是艺术家在没得到唱片公司、电影公司或者其他大宗款项的支持下,进行的非商业化的艺术创造。”但这种冰冷的定义似乎只表明独立音乐不是一种音乐类型或风格,并没有真正解释清到底什么是独立音乐,尤其是在“唱片业已死”的网络时代,音乐产业链中独立于主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音乐人与主流唱片公司的合约和“非商业化”的艺术创作是否畅销都不能成为判断“独立”与否的标准了。
独立不代表另类
尽管独立音乐这几年已成为文艺青年心中的关键词,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独立这个词仍然意味着愤怒、死磕及其他跟文化批判、理想主义相关的东西。多数时候它是联结着黑市、药酒、小众艺术和地下社会的,但有时候它也意味着资本、商机、小情小调和创意经济,于是越来越多的文艺青年代替了愤青和流氓无产者成为独立音乐最主要的支持者。音乐节和LiveHouse不再是弥足珍贵的飞地狂欢,而渐渐成为都市品质生活的常态假日。而所谓文艺青年,既干净的、敏感的、关注文艺的、生活稳定的、危险系数很低的中产阶级预备队。他们将对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期冀融入对独立音乐的关注中。所以有了我们认识的音乐朴素、简约、深刻,富有浓郁人文色彩带着田园牧歌式神韵的新民谣一派,如万晓利、周云蓬。也有纯真倔强在音乐中自由自在表达情思的小清新一派,如陈绮贞、曹方……即使独立如许巍,也曾表示:摇滚即颓废——那是对人的误导。所以正如他在近几张专辑中所表现的淡泊、宁静、温暖、明亮,我想这才是歌者在历经变迁后,对生命做出的最深沉的质问。也所以,如许巍一般,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灿烂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游走在流行与小众之间
如果说Indie犹如恋爱自由,而所谓主流模式像包办婚姻,那么创作人保持独立的底线,就是没有成为娱乐产业包办婚姻的玩偶。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做任何事的基本动机都是:使资本迅速积累。即使女王如王菲,在新艺宝旗下与窦唯共同制造了绝版的《浮躁》后,也因商业上的失败没敢再有“出格”行为。可大众的消费趋向看似毫无规律可言,现如今,这张唱片在淘宝已炒到1000元一张的天价。2005年之后,独立音乐更是呈现出原子弹爆炸似的繁荣,出版商以“有观点的聆听”为名打包式一次性贩售30张独立唱片,陈绮贞上海演唱会票房火爆程度超过梁静茹,“MTV”、“十大金曲”、“金曲奖”等大型音乐盛典都将重要奖项颁给了默默无闻的独立音乐人,于是他们开始频繁曝光于主流媒体的镜头之下,本来免费的网路下载成为动辄百元的原版CD,以三位数计的酒吧包场也成了高价位的Live演出,其音乐的消费者正逐渐由愤青和无产者转化成坐在CBD写字楼的白领小资。于是乎有人拍砖说:“独立音乐已然变质。”——这显然是愤青似的表达。在经历了经济两位数的爆炸式增长,诸如楼市泡沫、股市泡沫的瞬间破裂后,人们的心态已由此前的突进、炫耀、愤怒转为淡泊、低调、平和……而独立音乐中所表达的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对自我世界的内省恰恰迎合了人们时下的心态。这不是变质,而是其本身泛流行潜质的必然呈现。
网络时代的自助旅行
在Web2.0时代,与大型唱片公司相比,独立音乐领域的厂牌和音乐人显得更为灵活,不需要繁复的公司流程,版权操作上的独立,使音乐人可以通过网络与受众直接交流,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且这些网站门脸设计巧妙别致,即吸引眼球也彰显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他们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演出活动资讯、未正式发表的作品小样及作为“副产品”的网络日志,其中记录了他们Live演出的照片及感受,生活中的小情思,也有旅途中的美丽风景和奇妙见闻……比之主流艺人资讯性的呆板文字和千佛一面的PS硬照,创作人们带着自省的安静文字与真实自然的生活照,显得异常独特而熨帖人心。不会超负荷运转却流量稳定的个人网站,俨然已成为日程固定、疲于琐事的人们的心理诊所。有了精良的个人网站扩大知名度,在数字音乐方兴未艾及电驴横行的年代,实体唱片的销量才是独立音乐人赖以生存的氧气。虽然相对于主流唱片,独立音乐的受众群更愿意购买支持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可传统发行渠道的不畅却让他们面临“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尴尬境地。一边是音乐人的焦虑,一边是乐迷的企盼。但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银行付款方式的灵活,在独立音乐人的个人网站或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销售网站上,都能轻松找到自己想要的唱片。但比之当当、卓越这样谨慎有序的大型销售网络,独立音乐人和独立厂牌的网店经营更像是随心自在的自助游,他们正在商业、艺术、文化、法律等因素交织的场域中,编织着自己的乌托邦。(文字:蓝骑士)